懷德中路123號是常柴股份有限公司的所在地。常柴的前身厚生制造機器廠是常州第一家機器制造企業。在常柴的廠區內,保留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老建筑;在常柴的老機器區,珍藏著不同時代的柴油機。這些老建筑和老機器不僅見證了常柴110年的發展歷程,也承載著常州機器制造的成長史。
老建筑見證一代神機常柴S195的早期生產和成長
“常柴的老建筑有不少,比如建造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熱處理車間以及建造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工會大樓,這些都是企業的工業遺產。”今年85歲的徐愷卿曾擔任常柴宣傳處副處長、《常柴報》主編,是老常柴人,對常柴的一草一木、發展變遷都很熟悉。
修建于上世紀60年代的常柴老廠房
徐愷卿口中的熱處理車間曾為常柴早期的S195提供零部件的生產,可以說見證了一代神機早期的生產和發展過程。1967年,常柴在國家重點支持和發展195動力的基礎上,自行設計制造出我國第一臺S195柴油機,并作為中國自主研制且大批量生產單缸機的開山鼻祖被推廣到全國進行生產,對中國農業機械化和農業現代化作出了巨大貢獻,產生了深遠影響,創造了三十多年旺銷不衰的輝煌歷史。
常柴收藏的S195柴油機
從新中國成立初期靠天軸傳動的機械加工設備,到上世紀80年代全省學常州“農字當頭滾雪球”“桌子上面唱大戲”時期,常柴堅持創新改造,平衡軸加工自動線等十三條自動線上馬后,產能大增,一舉成為全國小柴龍頭企業。
永寧寺,常州機器制造業的發端地
“要說常柴的歷史就不得不說一個地方,永寧寺。”徐愷卿介紹,常柴的前身厚生制造機器廠就誕生在那里。
據記載,清末民初,常州還只有30多家簡單的手工作坊。1913年,永寧寺地塊上建起了厚生機器廠,成為了常州機械工業嶄露頭角的開端。當時常州士紳奚九如,在民族資本家朱子堯的支持下,依托龔瑞萱、趙頌平等人的資本,借助上海求新機器廠著名領班和機師蔡世坤、杜桂生等人的技術實力,在西運河邊永寧寺創辦了常州第一家機器制造企業:厚生機器廠。
厚生制造機器廠廠名源自辛亥革命“通商惠工、厚生利用、國基永奠”的口號,建廠資本15000元,占地12.5畝。起始設備只有從求新廠購買的一臺3馬力火油引擎,拖帶8尺、10尺舊車床各一部,以及8尺龍刨一部。就在這樣的簡陋條件下,常州機械業誕生了。 第一年,厚生制造機器廠就先后制造出8馬力、3馬力、5馬力火油發動機,成為我國最早生產內燃機的3家企業之一。1918年12月,運河旁的厚生制造機器廠制成“利通號”大型聯珠斗式挖泥機船,是常州造第一艘可用于清淤疏浚的船只。當時西門外運河邊的下水典禮隆重熱烈,觀者如潮。1924年,該廠又研發制成12千瓦直流發動機,50千伏安變壓器。隨后又制造出17匹、27匹、40匹柴油機,常州制造柴油機的歷史從此掀開。
珍藏的第一代柴油機,講述從“利通”號到“救星”牌的故事
在常柴的老機器區,展放著一臺近百年前的第一代柴油機,綠色機身上的“救星”標志特別耀眼。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是一臺16馬力二行程柴油機,目前中國能夠收集到的第一代柴油機,也是常柴作為中國最早內燃機制造企業的最好見證。
16馬力二行程柴油機,是國內第一代柴油機
“這臺機器就是厚生制造機器廠生產的,商標為九星,意為救星,開啟了中國內燃機制造歷史的光輝一頁。”工作人員介紹,1924年,奚九如推出“救星”牌商標,表達興辦水利之志——“救星”商標即為農業之救星。后因救星牌的“救”與他的字號“九如”的“九”在常武地區的北鄉方言中同音,奚九如便在產品銘牌上刻鑄了九顆星星,一直沿用到新中國建國初年。
厚生制造機器廠生產的機器上鑄有“九星”商標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常州市政府接管陷于困頓破產的厚生廠,更名為地方國營常州機器廠,并且有萬成機器廠、求精機器廠、明達機器廠等數十家企業并入其中。新生后的工廠以制造各型內燃機為主線,先后試制生產過6105型風冷式60馬力柴油機、4120型60馬力柴油機等15種規格的內燃機,以及4噸載重汽車、8-10噸壓路機、客車等產品。1964年,地方國營常州機器廠更名為常州柴油機廠。
股份制改革、抓住機遇,常柴在轉型中發展
上世紀80年代,S195年銷售達十幾萬臺。上世紀90年代,是S195的最高光時刻,年銷售超過100萬臺。正是在這一時期,常柴抓住股份制改革的機遇,于1994年5月6日創立了常柴股份有限公司。
上世紀80年代初常柴廠門
1994年7月1日,蘇常柴A股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開創了中國農機行業和常州市工商業企業改制股份公司成功上市的先河;1996年9月13日,蘇常柴B股在深交所上市,常柴成為當時中國農機行業中唯一同時擁有A股、B股的上市公司。常柴憑借股份制改革后獲得的資金優勢,市場占有率超過25%。截至目前,常柴各種類型的柴油機產品累計銷售超過3000萬臺。
歷經風風雨雨,我國經濟進入發展新常態,常柴也在轉型中謀求發展。2017年9月,常柴在金壇投資成立江蘇厚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實施鋰電池濕法隔膜項目。經過幾年的建設與發展,該公司總估值預計近70億元,成為鋰電材料領域的又一家獨角獸公司。
|